第127章任性挺直腰板他中了!
开春林烨是忙碌的。
他有的时候也觉得庆幸,虽然最好的地基本上都已经有主了,但还有许多荒山野岭可以开发,开出来养熟了,也是一块可以丰收的好地,因为去年堆肥育种,丰收了一茬红薯和各种豆类瓜果,今年他招人开荒种地的时候多了许多带口音的山民在旁边围观,林烨不会让人拦着,要不是太刻意了,他甚至想过让人在旁边专门给他们讲解。
南疆多山,山里到底有多少山民?
这个问题没有人知道一个确切数,只能根据他们下山换盐、农具等的数量大致推算。
这些山民世代居住在山里,过着基本自给自足的生活,只有一些山里无法获取的东西,他们才会下山换取,但要说山里完全没有吗?
走私一直没有断绝过,所以不能完全依仗他们下山后采买的东西数量来推断。这些山民有的小规模聚居,有的大规模聚居,而这种大规模聚居的往往都有自己的部落、首领。
他们在开国的时候投降了,开国皇帝接受了他们的投降,所以名义上这些地方是属于大盛朝的管辖,但实际是不是大盛朝的管辖就不好说了,当时开国皇帝给了他们这些首领一个官身,让他们接受朝廷的管理,但实际上他们有很大的自主权。
一个不好,他们就会反,所以很难高压处理,他们反了,往山里一钻,汉人的大军要追进山里的代价太大了,朝廷轻易不会同意,所以大部分情况都是□□、慢慢同化。
封里县的县令,他叫默得,这是他的汉名,这个县没有城,就是一片山地里围绕着一块比较平坦的山谷聚居,他是这个地方的首领,等他去世了,由他上表,在他的儿子中选一个,他就会是下一任的县令。
县令下面还有许多官职,比如县丞、县尉、主簿、典史、教谕等等,这些官有的是朝廷委派的,朝廷不可能完全不派汉官,在汉官和部落摩擦最厉害的时候,每隔几年就有官员因为各种意外和疾病去世,被派到这里来的官员人人闻之色变,到现在好很多了,但有些关系和人脉的都不会到这里来。
光是来这里上任就是一道坎,来到这里后水土不服又是一道坎。
到现在,这些异族占据大多数的区域汉官也是一个人人嫌弃的去处,所以有些县他们的县丞甚至还是秀才,举人并没有占据多数。
不过一代一代下来,到现在已经颇见成效,下山登记造册的百姓越来越多,穿汉服、说汉话的人也越来越多,持续几代下去,他们就会融入到汉人这个大集体里。
这些山门在山里靠着打猎、采集、种植为生,越是靠近汉民的地方,种植技术越是精湛,现在他们愿意来学习,林烨只会敞开了怀抱等他们。
种地好啊,种地稳定,种地会产生交流,消除隔阂。
别看山民们在山里不用交税给朝廷,他们头上也有人,同样要交“保护费”,而且山里强压弱也是常态,一个寨子若是没有足够的武力支撑,根本没法长久存在。
春耕大家都很重视,哪怕南疆种植水稻可以一年两季,个别地方可以一年三季,但没有人会因为种植的次数多就对春耕疏忽大意,天气是飘忽的,谁也不说不好接下来的天气能不能有所收获,所以只能把握住每一次能收获的机会。
在这种时候,周家来人,林烨是诧异的。
风尘仆仆来的周家人是周家的管事,他一身疲惫:“我们小少爷没有过来,那不知道林大人是否有收到他的来信?”
说着,他脸上浮现苦笑:“我们那边已经找遍了,小少爷都不在,亲戚家也问过了,也没有消息,我们老太爷想到或许他会来林大人这里,所以派我们一路找来。”
林烨摇头:“没有收到他的信,年前那一封信你们老太爷是知道的,我回了信后就没有其他周家的信过来。”
周家管事眉头皱的更深了。
林烨问:“你们去广州问过了吗?”
周家管事:“最先问的就是广州那边的故人,码头、港口都去找过了,没人见到小少爷。”
他要是出海,广州是首选。
那边近,待过的时间长,认识的人多,他还有认识的出海的商家,周家最先问的就是这些人。
所以他现在怀疑怀疑要么他隐姓埋名、换了装扮悄悄去了广州,要么已经出海,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在离家后的路上就出事了,还被毁尸灭迹,这种可能是他最不想发生的。。
“广州那边还在找。”
所以要是林烨这边没有消息,他们只能在广州继续找下去。
另外就是,如果最后查出来周连运是出海了的话,希望林烨的人以后出海能帮忙注意下,遇到他的话帮忙把人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