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尽快锁定车辆信息,陈警官带领团队走访周边居民,询问是否见过这辆右尾灯不亮的面包车。
同时,他们将面包车的特征信息布至各交通执法部门和相关单位,动各方力量协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张无形的大网正逐渐向嫌疑车辆收拢。
随着调查紧锣密鼓地推进,警方通过对多个监控点的画面进行细致拼接和分析,惊讶地现那辆嫌疑面包车在离开案现场后,并未径直逃窜,而是在周边区域绕了一大圈,最终又回到了现场附近。
陈警官站在巨大的监控屏幕前,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手指在地图上沿着面包车的行驶轨迹反复比划。
他深知,如果凶手作案后急于逃跑,绝不会冒着被现的风险再次返回案现场,这种反常行为只有一种解释——凶手很可能就居住在附近,返回现场或许是为了确认现场情况,或者处理某些遗漏的证据。
然而,就在警方将侦查重点放在周边村落时,面包车的行踪再次出现转折。
监控画面显示,这辆面包车在短暂停留后,突然改变方向,朝着市区疾驰而去,最终消失在错综复杂的城市道路监控盲区。
这一变化让警方的思路陷入混乱,陈警官不禁沉思:
凶手到底是附近村民,还是市区居民?
如果是前者,为何冒险前往市区?
若是后者,又为何对偏远的案现场如此熟悉?
为了尽快找到面包车,打破案件僵局,陈警官果断下令,对全市的面包车展开地毯式排查。
一时间,各个交通要道上,警方设立了临时检查点,对过往面包车进行逐一检查;
社区民警深入各个小区,对登记在册的面包车进行信息核对。
与此同时,另一组警员挨家挨户走访全市的汽车修理店,详细询问店主近期是否有维修过符合嫌疑车辆特征的面包车。
他们拿着面包车的照片和相关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希望能从车辆维修记录中找到关键线索。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警方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调查却毫无进展。
各个检查点没有现嫌疑车辆的踪迹,汽车修理店也没有提供有用信息。
案件仿佛陷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泥潭,让参与调查的每一位警员都感到无比困惑和沮丧。
陈警官看着堆积如山的调查资料,心中充满不甘。
他组织专案组召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案情分析会,鼓励大家分享想法,重新梳理案件线索。
“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境打倒,凶手不可能凭空消失,一定有我们遗漏的线索。”
陈警官目光坚定地说道,“从现在开始,我们重新审视每一份调查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我相信,真相就在我们眼前。”
在陈警官的带领下,专案组再次行动起来,试图在浩如烟海的线索中找到那把解开谜团的钥匙。
案件陷入僵局之际,李梅,东海的妻子,神色匆匆地来到警局。
她眉头紧锁,眼中满是焦虑与犹豫,在民警的耐心引导下,终于道出一条重要线索:“警官,我在案前新开了一家麻将馆,会不会因为抢了别人生意,才给东海招来灾祸?”
这一信息让警方精神为之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