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打电话的人没有挂断电话、也没接通,那他听到的直接就是一段副歌——或者说是前面主歌唱个一两句,然后直接快进到副歌。
这对于广大下沉市场的受众来说很稀奇,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嘟嘟”忙音,但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也就那样——因为它既替代不了cd磁带、又无法替代mp3。
但,这也是这篇文章吹捧周易的核心点——因为这种样式的彩铃完全不会摧毁音乐市场,反而会促进广大下沉市场的人更早接触到一线潮流的音乐,潜移默化间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只要1oo个人、不,应该说哪怕是1ooo个彩铃受众中只有一个因为只听彩铃副歌不爽而转正版唱片了,这对于歌手乃至于唱片公司而言,都是一个优质的新增客户。
庞隆与郑原,这两个此前籍籍无名的歌手,在外界看来就是吃到了周易这一波“开源福利”第一批幸运儿。
尤其是郑原——
这位不像庞隆一样有华纳的渠道帮忙宣,那是全靠自己爆红的。
运营商也乐得出现这种标杆,直接把郑原也给拿来当典型宣传了——有了更多推广资源的郑原歌曲《一万个理由》在广大下沉市场的走红程度更是快的离谱。
别说业内其他人了,连华纳自己都看不懂了。
“不是,这《一万个理由》能比得上《两只蝴蝶》?”
孙燕兹恩师——新加坡双李看的那叫一个头两个大。
一种全新的音乐创收形式出现,他们作为与行业内息息相关的人,纵然有周易在为他们答疑解惑,但自己肯定也得好好研究一下。
口水流行歌之间,亦有差距。
《一万个理由》单就整歌的旋律编排是完全比不上《两只蝴蝶》的,但什么彩铃走势能够与《两只蝴蝶》不相上下?
“因为99%以上的彩铃受众只会听到副歌,而《一万个理由》这歌,最能让人产生记忆点的部分就是副歌。”
坐在会议室内老神自在啜着冬瓜汤的周易笑不露齿,说出了彩铃市场的秘诀——副歌。
你别管整歌的质量怎么样,因为彩铃受众压根不会听完你整歌。
“假设现在a给B打电话,B暂时没有接。那么a听到的就是B所设置的彩铃歌曲,且只有副歌这一段。而《一万个理由》,就靠着副歌这一段的悦耳席卷了彩铃榜单。”
周易简单举了个例子。
这听着是不是很耳熟?
是的,这其实就是后世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后大量抖音神曲诞生的套路。
抖音神曲能够病毒式蔓延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创作者用3o秒到1分钟左右的副歌部分吸引了大量下沉市场听众的耳朵——这部分听众是不会去管整歌质量怎么样的。
他们能听到的就是这歌最悦耳的副歌。
这样一来,由于有先入为主的概念,只要转化了百分之一、甚至于哪怕是千分之一的听众去付费正版的整歌,那都是优质客户。
甚至于,由于移动互联网时代音乐版权收费已经开始执行,一歌只要有副歌火了,就会有许多机构、个人用来进行商业行为。而这,是需要付钱的。
在这方面做的最出色的人,就是徐梁。
是的没错,就是昔日那位与许松、汪苏隆并称Q音非主流三巨头的徐梁。
不同于许松走传统音乐的路子、汪苏隆靠综艺维持人气——
非主流三巨头中作曲天赋最强但唱功最弱的徐梁选择了转型幕后,并敏锐抓住移动移动互联网时代与彩铃时代的共通性,批量的创造出了适合时代的抖音神曲。
而徐梁所采用的,就是这条彩铃时代遗留下来的路子,并加以改进,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下沉市场收割的财富密码。
只不过有一点很可惜——
因为跟风想赚快钱的傻逼太多了。
抖音神曲的名声之所以败坏,就是因为太多想跟风赚快钱的傻逼完全不顾音乐市场的培养与展,看风口来了,直接靠复制粘贴或者当裁缝来快制造火歌捞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