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小说

山河小说>不明不清 > 第1197章 万马奔腾2(第1页)

第1197章 万马奔腾2(第1页)

“嗵嗵嗵……嗵嗵嗵……”

可惜现实让他们严重失望了,开始冲锋不到几十米,第二波炮击又接踵而来。炮弹像长了眼睛,大半落入了队伍中,并且生了剧烈爆炸。

从烟雾的颜色上看是黑黑的,显然有别于欧洲和奥斯曼人使用的黑火药。杀伤力更是突出,即便铸铁弹头无法炸出太多碎片,可里面却装着几百枚只有黄豆粒大小的钢砂。

在几米距离之内,这些小东西比子弹头的飞行度还快,破甲能力更高,硬度还大,可以轻松穿透这个时代的任何甲胄,包括欧洲人厚达8毫米的半身甲正面。

“给指挥炮兵的千户先记一功!”看完第二轮炮击,洪涛恋恋不舍的放下望远镜爬下车顶,一边准备自己的步枪,一边吩咐王承恩记录战功。

这位炮兵指挥官把大部分炮弹都倾泻到正西方向的枪骑兵队伍里去了,他应该不清楚枪骑兵的名字和来历,却能根据瞭望手传递的信息快做出判断,优先打击最具威胁性的目标,很有头脑。

“砰……”王承恩还没写完,洪涛就瞄准4oo米左右的骑兵队伍射了第一枪。

他使用的是24式针刺线膛后装步枪,有效射程过5oo米,即便看不清目标,还无法精确瞄准,却架不住目标多,只要掌握好上下角度,别把子弹打飞,命中率还是挺高的。

“恭喜万岁爷,命中一个!”一枪打完,马上有蹴鞠队员接过射完的步枪,又递上装好弹的步枪,旁边还有举着望远镜观察报数的。

“我让你跑的快!”命中让洪涛精神大震,信心倍增,第二枪找了个比较明确的目标。

“……”但枪声过后没听到悦耳的汇报,目标好像也没中弹,仍旧在驱赶骆驼高奔跑。

“嗨,我个暴脾气,再来!”这脸打得啊,都出回声了。饶是洪涛脸皮足够厚,太监们也不敢耻笑,仍旧不好意思回头看,背手接过步枪瞄准了再打。

“倒了、倒了,恭喜万岁爷!”连续三枪,那名骑手仍旧完好无伤,但好运气终于用光了,还是没逃出鬼门关。

“再敢谎报军情,朕就让你去第一线作战!都别闲着了,一起打,自己数着,谁杀敌最多谁先选战利品。”

可惜这一枪并不是洪涛打的,此时枪骑兵前锋已经冲到距离散兵坑一百米左右的距离了,地面上冒起了一片白烟,陆军开火了。

散兵坑并没有连成串,东一个西一个相距十几米挖了好几百个,均匀分布在第二道战壕前面百米左右。

坑里的士兵不用阻挡敌人前进,只需尽可能多的射击活动目标,为最后一道防线降低敌人的冲击力,顺便给落马的骑手补枪。

洪涛给杨之易下达的命令是不留俘虏,能杀多少杀多少,务必要用这一战立威,让奥斯曼人、阿拉伯人,还有欧洲人知道惹恼了大明帝国会有什么下场。

对于这些笃信宗教的人,小恩小惠没吊用,短时间内也很难用经济利益捆绑,唯一能起到震慑作用就是杀,谁手段毒辣他们就依附谁。

至于说不会不会恨,那是必然的。问题是不杀一样也恨,他们恨所有异教徒,这玩意没法说服,那还是杀吧,杀一个少一个。

近万骑兵一起冲锋场面必须特别浩大,彷佛是好望角的汹涌海浪,一层推着一层,一眼望不到边,力量无穷无尽,光是看着就让人有种无力感。

反观大明陆军的阵地,平淡无奇甚至有些丑陋,正好与岸边的礁石相似。再大的浪头也要在此碰壁,只要时间别拖太长,屹立的永远是礁石,气势汹汹的海浪却一一粉身碎骨了。

当战壕里的排枪响起时,奥斯曼联军的骑兵真像撞上了礁石的海浪,一部分粉碎了,一部分倒卷了回去,想离开这片被恶魔守护的土地。

但为时已晚,近百米纵深的散兵坑地带就像是沼泽泥潭,不停吞噬着骑兵数量,很少有人能顺顺利利撤回去。

大部分骑兵全都倒在这片干涸的土地上,鲜血染红了砂砾,又被浮尘很快盖住,除了人和骆驼的哀鸣之外留不下太多痕迹。

只有排在最后面的少部分骑兵还没来得及靠近明军大营,现前面的同伴纷纷倒地不起,见状赶紧转头撤离。

但在跑出步枪射程之前,依旧要遭到至少几百颗子弹的追杀。好不容易躲开了,还会有炮弹从天而降。

不用打得太准,只需在附近几米处爆炸,人和骆驼总有一个会大概率受伤。而且炮弹的射程更远,一公里之外仍旧追着炸,半点怜悯和武德都不讲。

25oo步兵,用多久才能击溃上万骑兵呢?洪涛记得在大同北面长城外的废弃小城外,也是几千陆军,用了好几天时间才击溃蒙古骑兵,毙敌近万。后来在锦州的塔山又阻击了女真军队整整一天,也不过毙敌万余。

转眼二十年多年过去了,今日两个陆军步兵千户、五百勇士营、外加几十名护卫和百十名工兵,却只用了4o多分钟就把过万骑兵大部分歼灭,只有不到三成向西逃回了沼泽。

听上去好像有点过于夸张,但只要仔细算一算,又很稀松平常。把5oo多炮兵抛开,2ooo多支火枪平均只需射4次就能做到。

如果把命中率设定为5o%,每名士兵也只需要射8子弹。再退一步,命中率降为25%,16子弹而已。以24式步枪的射,只需两分多钟。

其实真正的交火时间更短,可能只有1o分钟左右。可怕不?十分钟,近万训练有素,被各国引以为傲的精锐骑兵就全变成冷冰冰的尸体了。

做为胜利者,这是科技的胜利。当火枪的射、射程和精度都有大幅度提高时,杀人的效率也随之提高,成正比。

如果把己方士兵的生命也计算进去,比纸壳弹造价贵十几倍的铜壳弹好像就不算浪费了。而且只要作战胜利,大部分铜壳还能回收再复装,不是一次性的。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